什么是环境容量?
资源相对短缺、环境容量有限已成为我国国情新的基本特征
在近日召开的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资源相对短缺、环境容量有限已经成为我国国情新的基本特征,而环境问题的背后往往是资源的过度消耗。什么是环境容量,它如何测算?本期应知为读者解读环境容量的相关知识。
知识堂
城市环境容量有哪些制约条件?
城市环境容量是指环境对于城市规模及人的活动提出的限度,具体地说,就是城市所在地域的环境,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水平和安全卫生要求下,在满足城市生产、社会等各种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下,通过城市的自然条件、现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文化历史条件等共同作用,对城市建设发展规模以及人们在城市中各项活动的状况提出的允许限度。
城市环境容量的制约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城市自然条件:自然条件是城市环境容量中最基本的因素,它包括地质、地形、水文及水文地质、气候、矿藏、动植物等条件的状况及特征。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容易使人们轻视自然条件在城市环境容量中的地位和作用,但其基本作用仍然不可忽视。
■城市现状条件:城市的各项物质要素的现有构成状况,对城市发展建设及人们的活动都有一定的允许限度。在城市现状条件中,城市基础设施即能源、交通运输、通讯、给排水等方面建设是社会物质生产以及其他社会活动的基础,基础设施的容量对整个城市环境容量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
■经济技术条件:城市拥有的经济技术实力对城市发展规模也提出允许限度。一个城市拥有的经济技术条件越雄厚,它所拥有的改造城市环境的能力就越大。
■历史文化条件等方面:城市中历史文化条件都会对城市环境容量产生影响。现代化进程对历史文化的“侵扰”,促使人们愈加强烈地意识到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历史文化条件对城市环境容量的影响也随之增加。
1.什么是环境容量?
环境容量,又称环境负载容量、地球环境承载容量或负荷量。它是衡量和表现环境系统、结构、状态相对稳定性的一个概念,目前多指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不受危害的前提下,某一地区的某一环境要素中某种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也有人把它定义为在污染物浓度不超过环境标准或基准的前提下,某地区所能允许的最大排放量。环境容量是一个变量,因地域的不同,时期的不同,环境要素的不同以及对环境质量要求的不同而不同。它由基本环境容量(或称差值容量)和变动环境容量(或称同化容量)组成。前者是环境标准值与环境本底值之差,后者是指某一环境单元的自净能力。
环境容量原是生物学和地学中的术语,1968年,日本学者首先借用到环境科学中来,为制定某一环境的污染物控制总量提供依据。环境容量本质上是表示环境基本特性的一个抽象概念。对同一种环境要素和同一种污染物而言,不同地区或不同时期,其环境容量不尽相同,体现了环境的地域性;而对同一地区、同一时期、同一环境要素而言,环境容量的存在同时就说明了环境系统自身调节功能的存在及其作用。
尽管目前对环境容量一词的理解还不一致,但它在环境科学理论研究、污染综合防治以及制定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规划等多项工作中,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环境容量包括哪些方面?
一个特定的环境(如一个自然区域、一个城市、一个水体)对污染物的容量是有限的。其容量的大小与环境空间的大小、各环境要素的特性、污染物本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有关。环境空间越大,环境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就越大,环境容量也就越大。对某种污染物而言,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不稳定,容易分解,则环境对它的容量也就越大。环境容量包括绝对容量和年容量两个方面。
绝对容量
环境的绝对容量是某一环境所能容纳某种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达到绝对容量没有时间限制,即与年限无关。环境绝对容量由环境标准的规定值(WS)和环境背景值(B)来决定。数学表达式有以浓度单位表示的和以质量单位表示的两种。
年容量
年容量是某一环境在污染物的积累浓度不超过环境标准规定的最大允许值的情况下,每年所能容纳的某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年容量的大小除了同环境标准规定值和环境背景值有关外,还同环境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有关。
3.测算环境容量有何意义?
环境容量是生命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限制因素,也是—种推动力量。在生物界,它是限制种群中个体数无限增长趋势的环境约束,也是选择种群从而实现生物进化和促进物种多样性的自然因素。人类发展的环境容量则既是限制人口和经济增长的环境因素,又是促使人类开发新资源、新技术和改进社会关系的强制性推动力量。面对环境容量的限制作用,生物界是以物种的更替和多样性的形式来消极地适应它;人类社会是通过自己的能动作用不断地改造自己和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又不断地突破它。
过去,在污染防治与污染减排方面,按照污染物控制的法规,限定了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允许浓度标准,但是没有限定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没有考虑同一区域分布的各污染源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更没有考虑区域性环境条件对相应污染物的稀释、扩散和净化能力。由于上述局限性存在,往往可能出现即使满足了污染源排放标准的要求,而环境污染依然存在,环境质量依然低下等状况。这样,从环境管理的角度考虑,必须将环境中的污染物浓度限制在一定水平以下,因而必须限定相应区域内污染物排放总量,实施总量控制。
图表·解读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日前正式出台。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城乡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水质大幅提高;重金属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等污染防治成效明显;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水平得到提升;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扭转;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能力明显增强,核与辐射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环境监管体系得到健全。
注:①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包括工业、城镇生活和农业源排放总量,依据2010年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结果核定。
②“十二五”期间,地表水国控断面个数由759个增加到970个,其中七大水系国控断面个数由419个增加到574个;同时,将评价因子由12项增加到21项。据此测算,2010年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劣Ⅴ类水质比例为17.7%,七大水系国控断面好于Ⅲ类水质的比例为55%。
③“十二五”期间,空气环境质量评价范围由113个重点城市增加到333个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按照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年均值测算,2010年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以上的比例为72%。
上一篇:PM2.5你了解吗?
下一篇:环保知识